发布时间:2019-11-07 13:52:59
从 1 号开始,双 11 大战就进入高潮了。
各种优惠纷至沓来,但是套路也很多,最让人烦恼的就是各种先涨价再降价。
据了解,去年“双11”期间,长沙监管部门对在淘宝、京东、天猫等辖区外第三方交易平台上开展交易的部分长沙卖家的商品价格,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诚信监测。
结果显示有1065件商品出现先涨后降的现象,其中65.63%的商品在“双11”当天是涨价的,34.37%价格持平的。
今年这种事要被严管了。
01
打脸价格“洼地”
12.66%先涨后降商品的涨幅超两倍
用3259元,买到标价12999元的某品牌床上用品四件套,很划算吧,可是监测显示,这款商品原来的标价是2969元。
长沙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去年“双11”期间,通过精准监测发现,698种本地电商“先涨后降”的商品中, 17%商品的价格在“双11”这天不仅没有降价,售价要比9月份的售价高出一倍,甚至两倍以上。
监管人员从去年9月12日开始价格监测,持续到当年11月12日。监测的商品是一些在电商平台比较热门的产品类别。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商品的价格呈现了一个倒‘v’变化的过程,只是在涨幅上有所不同。这说明,商家宣传的双‘11’优惠有时只是噱头,只是用低价来吸引消费者‘剁手’。
以一款某品牌的浴室柜为例,9月12日监测到的售价是1299元,在9月16日就将价格提到2199元,“双11”当天的价格是1549元,而最低价格的时间点出现在9月20日,为1249元。
该局网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双11”期间,监测技术机构对长沙卖家的监测发现:
先涨后降的商品中60.72%的商品,价格涨幅在30%以下;12.66%的先涨后降商品,涨幅区间超过了200%,也就是在监测时间段,这些商品的最高价格与最低价格的差额比例超过两倍以上。此外,还有10.17%的先涨后降商品将涨幅区间在50%-100%之间。
02
暗动“手脚”近七成提前两个月开始提高商品标价
从对去年“双11”期间的网售监测来看,在天猫、京东等各种电子商务平台上,共有长沙卖家开的店铺40166家,提供的商品有3295.48万件,在“双11”当天的网络商品交易额为35.38亿元。
去年“双11”某品牌的冬被,价格为2399元。从监测的数据来看,这一款商品的价格在被监测起点时的价格为2399元,在9月14日曾被调整到标价为3999元,在10月底又调整为1399元。
这样的价格变化像是上下起伏的波浪线,消费者难以捉摸。但是大多的先涨后降的商品还是有一定的套路的。
从监测显示来看,大多电商的套路是:
在9月上旬商品的价格还处于低价点,到9月中旬就开始了大飞跃,再到11月11日调整到一个较低价位点。
以一款某品牌的男装休闲裤子为例,监测其在9月12日挂出的价格是199元,在9月20日的价格则标注为899元,到11月11日则在促销活动中下调到249元。“双11”大促的价格其实比常规时段的价格还要贵50元。
统计显示,提价商品中,67.7%的是提前两个月,即在9月12号左右,就开始在价格上动心思了。提价商品中15.68%的商品,则提前一个月提价。只有8.92%的提价商品在“双11”前一周才提价。
此外,在品类上看,像保健食品、婴幼儿奶粉等商品,其价格体系相对恒定,价格在“双11”期间的变化幅度非常小,有的只有几元钱上下的波动。
相对于价格弹性大的是家居家饰用品,某品牌的家居四季被,两个月的时间内,价格在528元、698元、2199元、328元之间任性波动。
03
市场监管局约谈22家重点电商企业
“严禁先涨后降”
11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五部门联合召开的“双十一”网络促销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上表示:电商平台企业在集中促销活动期间要及时发现并制止虚构原价、先涨后降、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行为,认真履行明码标价义务。
网络广告宣传:禁发处方药、烟草类广告消保维权:平台承担首问责任,落实赔偿先付
集中促销不得虚构原价,先涨后降保健品专区销售,混合经营不得宣称“专营店”强化安全监测预警,严防各类电信网络诈骗
当天下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召集拼多多、美团点评、国美在线、小红书、饿了么、健一网、药房网、途虎养车、洋码头等22家本市重点电商企业召开“规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约谈会,通报网络市场存在虚假宣传、部分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随意更改促销活动规则等情况,要求电商企业依法依规开展集中促销活动。
市场公平,明码标价是底线。靠小动作套路消费者,只会砸了双十一这块招牌。
要知道,失去口碑,再多折扣也难以换来信任。
消费者心里有杆秤,这一点,商家务必清醒。